在信阳理工学院学风建设活动月和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之际,11月11日,学院在B2楼报告厅举行“德育讲师团”和“银龄宣讲团”系列报告会。学校人文社科专家李义凡教授、杜超教授、刘守义教授为800余名师生作报告。学院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振东主持报告会。

李义凡教授以“从党的‘一大’代表命运看中国革命的艰辛”为题,为师生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他以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为脉络,生动还原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从坚守信仰的毛泽东、董必武,到英勇就义的陈潭秋、何叔衡,通过鲜活故事,深刻阐释了命运分野背后的信仰抉择与时代必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他寄语广大学子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斗争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讲座视角独特、史料丰富,为我院师生上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与历史使命。
杜超教授以“青春校园,风景‘读’好”为题,与青年学子畅谈阅读。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读出来的”,强调阅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路径。他批驳“没时间读书”的伪命题,并以《中国诗词大会》中快递小哥雷海为例,阐明“时间在于善用”的道理。他用“几多欢喜几多忧”概括阅读现状,既赞赏专注阅读的身影,也指出阅读功利化、方法单一等问题。最后,他系统阐述了实现理想阅读状态的四大关键因素,并以充满感染力的话语“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去读书吧”作结。
刘守义教授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向大家作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对策分析讲解。他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并重点解读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他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生动讲述了中国大国外交取得的成绩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讲座内容翔实、见解深刻,不仅深化了大家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解,更激发了师生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系列报告会主题鲜明、内容详实,现场反响热烈,不时发出阵阵掌声。报告会后,同学们表示深受触动、备受鼓舞,将不断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从大国外交中增强民族自信,更加明确前进努力的方向。
编辑:张文静/初审:程勇 复审:耿晓菊 终核:李振东